梧州教师招考信息

首页 > 教师招聘 > 招考信息

2023梧州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招聘紧缺专任教师网上面试公告

jyj.wuzhou.gov.cn | 2023-01-11 10:18

收藏

该公告已过公示时间,对该公告内容进行下架处理,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。


【试题练习】

绝大多数人,都是把电影当作“故事”来看的,这并没有什么问题。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故事,对于叙事文学的种种游戏规则并不陌生,从而________用于电影观赏。因而,一个中学阶段的“初看者”不必费太多力气去了解电影的专业知识,而只从“人物”和“主题”这两个角度切入欣赏,就能收获很多。比如,彼得·威尔的《死亡诗社》既塑造了一位充满个性和激情的文学教师形象,让所有心怀理想的师生产生________,也让观众——特别是中学生观众了解诗歌教育的意义。
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:

正确答案:D

【解析】第一步,分析第一空。根据“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故事,对于叙事文学的种种游戏规则并不陌生”可知,我们可以用叙事文学的规则来观赏电影,所填词要表达“了解了一个知识就能运用于其他的问题”之意。A项“独出己见”指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;C项“事半功倍”形容费力小,收效大。两者均不符合语境,排除A项和C项。B项“举一反三”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;D项“触类旁通”指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。二者均符合语境。
第二步,分析第二空。根据“彼得·威尔的《死亡诗社》既塑造了一位充满个性和激情的文学教师形象,让所有心怀理想的师生产生________”可知,电影让心怀理想的师生有同样的想法。D项“共鸣”指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。符合语境。B项“呼应”指一呼一应,互相联系或照应,属于两者之间的关系,而文段是单方面的影响,不符合语境,排除B项。
因此,选择D选项。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